2018年,是比特币白皮书发布十周年,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比特币的跌落起伏。虚拟货币的总市值从8500亿美元缩水到不足1100亿美元,跌幅超88%,比特币也从最高19700美元跌至3200美元,跌幅超83.8%。到底区块链的困境会持续多久?未来该如何发展?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和展望。
1.区块链的人为泡沫
币圈、链圈的互动和共振,导致整个行业在经历火箭式地飞涨和悬崖式地暴跌后,将面临泡沫的破灭。如果这种局面继续持续半年,90%以上的区块链公司倒闭会是大概率事件(中国今年注册与区块链相关的新企业超过1万3千家),1万5千家虚拟货币交易所倒闭一半也是可能的。投机者和投资人的虚拟资产也将逐渐归零。
区块链这个名词诞生于2014年,我们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赋予了区块链,其承载着我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绚丽未来的渴求。但实际上,空中的仙境楼阁无法在现实中应用。据非小号统计,排名前10的Dapp有6个是博彩类游戏,而日活用户最高的才1200(按照12月17日数据统计)。这种社区类的自娱自乐的应用与给袁世凯大总统定制一份专门供他一个人阅读的报纸有何区别?
这次人为吹起的泡沫自然需要整个行业自己承受,投机者欲哭无泪,投资人割肉离场。虔诚的链圈从业人员焦虑地学习和创新,币圈的继续找机会继续兴风作浪,丝毫没有反思。这也为以后的区块链技术推广和应用增加了成本。
2.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
经过所谓的专家社区运动式地普及区块链独特的优势:不易篡改、交易透明性和去中心化等,区块链仿佛变成了灵丹妙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瓶颈。Vitalik日前发言表示区块链技术不会独自撼动当下的中心化和分布式应用系统,它需要和其他前沿技术共同发展。从过去10年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来看,成熟的应用屈指可数,在技术发展上,大家过于强调密码经济学、数学算法和自带虚拟货币属性,而忽视了一线的用户实际需求。AI领域著名科学家华先胜的话曾说过,“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和技术才是有持久价值的。”区块链技术的瓶颈不仅仅表现在底层链的开发上,也表现在协议层和应用层的设计上,它们至今没有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革新的道路依旧漫长。
3.区块链社区的多元化
社区化是区块链市场运作的特殊表现,应用和交易所等都沿用社区和生态的做法,而流量则借鉴互联网的做法,它们对区块链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往往由于参与感不够深入,缺乏完整的信息更新,效率不那么高。但是比特币社区经过这近10年的发展,却越发成熟和稳健,从之前的高调到今年的踏实创新,比特币社区做出了表率。比如,2018年闪电网络的应用,已经有了4000多个channel,日交易400多枚比特币;没有一家矿池拥有全网20%的算力;交易费大幅降低和侧链的应用等等。
4.区块链与监管的冲突和融合
在去中心化的旗帜下,所谓的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人士试图利用区块链的优点来逃避监管,但往往都受到了监管层的严厉处罚,3月,美联储曾对14家ICO公司发出传票。我们应该相信监管的益处,监管有助于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10年来,比特币就是在监管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华尔街没有免费午餐,区块链更是如此。从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市场宣传层面来看,监管都是一种可以提高效率,免于风险的保护机制。
我们飞扬跋扈地宣扬“codeislaw”,就是一种变相尼采价值重估思想的衍生。技术是中性的,使用它的个人和机构在权力的欲望享受和打破束缚中间,寻找平衡。当下,有力的全球化监管就是能张扬区块链善的一面的“保护神”。
5.区块链的数据功能的重要性
我们处于大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的隐私、完整性和真实性需要我们用最前沿的技术实现快捷和低成本处理。也许区块链便是其中一个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人类处于最透明的时代,在强大的AI等技术处理下,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会留下数据的追踪痕迹,但这些痕迹有权阶层可以查阅的,因为我们放心他们的人品和制度约束。而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产生隐私数据,实现数据价值的无中介交换,使数据的有限、有效使用成为可能。区块链技术只是让社会或者政府运行效率提升,降低了他们整体的成本,而它的应用成本未必比传统中心化系统低。
总之,区块链行业要继续阵痛一到两年,但希望和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既然目睹了这么惨烈的价格波动,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后怕和担心的。2019年,将是稳定币和交易所竞争惨烈的年份,而公链项目的竞争会从超级节点过渡到角色扮演型的全节点应用上。而过去10年互联网发展胎育的新技术会进一步融合在区块链的架构设计中,这些都会让行业沉稳地发展。我们期盼着虚拟货币的总市值超过万亿美元,但当下不努力,这种期盼就是一场黄粱美梦。根据LinkedIn报告,2018年区块链程序员人数增加了33倍,增速远超AI开发者。这股技术大军会给我们带来灿烂的未来。